AI座舱
具备跨汽车电子、AI智能、网联生态等领域的综合交付能力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AI座舱
业务挑战
同质化严重,品牌溢价能力降低
当前智能座舱市场,产品功能呈现趋同趋势。车企研发多聚焦于硬件参数升级,对用户个性化需求挖掘不足,使得消费者对品牌认知不足,品牌溢价能力难以提升。同时也导致研发投入与市场回报没有达到预期,因此亟需通过 AI 技术重构产品逻辑,打造差异化体验。
交互模式僵化,用户体验割裂
目前智能座舱的交互多依赖固定指令和中心化应用,用户需主动适配系统逻辑,而非系统主动理解需求。同时,不同功能模块间数据不互通,座舱仅仅是功能的堆砌,用户在切换场景时需重复操作,体验碎片化,难以形成 “人车合一” 的沉浸感。
生态协同不足,服务价值受限
目前车企的座舱生态布局存在封闭性,与开发者、第三方服务平台的合作缺乏标准化接口,导致应用场景单一,难以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。此外,不同品牌座舱系统的生态壁垒明显,开发者需为不同车型重复适配,制约了生态的丰富度与创新速度。
方案优势
灵活适配、延展性强
翌擎AI座舱对硬件依赖度低,可轻松兼容多样设备环境。同时支持自由选择大模型,能根据车企需求灵活切换主流模型,满足从基础交互到复杂场景的多元需求。
独立性强、安全性高
不依赖单一模型厂家,通过对多模型的兼容,让车企始终掌握技术话语权,避免被绑定。在数据安全方面,实现数据隔离脱敏,全面筑牢信息防护屏障。
经济性高、降本增效
通过轻量化部署减少初期投入,无需更换硬件即可实现 AI 功能上车。同时,端云协同架构进一步优化成本,实现降本增效。
亮点功能
大模型应用APP
车载智能体应用商店:
1、仅调用车内非控制域硬件,以车机APP形式快速实现AI 模型上车。
2、聚合300+预置智能体,覆盖出行、娱乐、办公等场景。
3、语音助手+内容平台为核心,支持多轮对话、情感反馈、场景化服务推荐。
深度融合多场景大模型
1、通过中台整合车端实时数据、用户画像及AI模型,实现精准服务。
2、基于多模态理解引擎与垂直领域知识增强,串联汽车产品生命周期,丰富服务场景。
3、整合第三方资源,支持移动端&车机端智能体同步,构建 “人 - 车 - 生活” 服务生态。
端云协同大模型
1、更经济:降低计算占用、通信及模型使用成本,车端算力需求降低60%,云端TCO(总拥有成本)下降40%。
2、更快速:减少延时与提升响应,语音交互端到端延迟<300ms(纯云端方案约500ms)。
3、更安全:隐私保护与冗余设计,足GDPR/CCPA,数据泄露风险降低90%。